中国历代典籍素称浩如烟海,汗牛充栋,一个人以其毕生精力也不可能穷尽,何况我们身处“智能互联”的时代,有那么多的现代知识与技能需要去掌握,能优游于古籍之中的时间毕竟有限。况且古文形成的年代毕竟距离我们已很遥远,文章中的遣词造句、思想内涵及所涉典章制度、人物地理已非我们所熟悉,对于一个不曾受过较多专业文史训练的现代人来说,往往不免望书兴叹,面对宝藏却无从入手。为此,一部优秀的选本乃成为爱好文史的人士修习古代文献的阶梯,清人曾国藩编纂的历代文章选集《经史百家杂钞》正是这样一部符合我们今人读古书需要的选本之一。在清代,《经史百家杂钞》是继《古文观止》《古文辞类纂》之后,又一部流传很广、影响甚远的古文选读本。
《经史百家杂钞》的编纂始于咸丰元年(1851)初,成书于咸丰十年(1864)。该书所选文章上起先秦两汉,下迄明清时期,按体裁分类编排为二十六卷,选录了包括政论、词赋、诏令、奏议、官箴、书牍、颂辞、祭文、碑铭、序跋、传记、叙记、游记、典志等历代文章精品七百余篇。是一部体式全备、取材广泛,熔经、史、子、集于一炉,集思想性、艺术性、致用性于一体。三者比较起来,《古文观止》是私塾读本,选文偏重文辞与文采,《经史百家杂钞》网罗选文的广博和深度则超过了《古文观止》。同《古文辞类纂》相比,《经史百家杂钞》增加了叙记、典志,在重视选文的文辞之外,除《古文辞类纂》偏重义理、词章、考据三条选文标准之外,更强调其选文的“经世济民”之用,认为“四者阙一不可”(<<求阙斋日记类钞>>),突出“文”与“道”的结合,其实用价值远在《古文辞类纂》之上。《经史百家杂钞》,名曰“杂钞”,其实不杂,毛泽东认为它“孕群籍而抱万有”,道旨与文采兼备,可为国学之入门书。
链接:https://pan.quark.cn/s/ed5957d2a2df